展覽時間:2020年9月29日至2021年2月28日
展覽地點:山東博物館二樓12號展廳
展覽介紹:
本次展覽由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,精選有代表性的明代服飾文物,輔以古代書畫、青銅器、玉器、金銀器、瓷器等珍貴文物共80余件,在定制的展廳中為觀眾呈現無與倫比的大明風華。
展覽由“垂衣天下治”“華錦慶嘉時”“香靄入長裾”“知來處,明去處”四個單元構成,分別展示了明代官員服飾、嘉禮服飾和日常起居服飾,從禮儀文化、織繡技術、服飾多樣化發展等角度表現了明代服飾的風采與魅力。展覽中還設計有中華傳統服飾創新延伸環節,結合當下流行的中國色、創新面料、工藝等服飾美學方面的設計作品,呈現了獨特的“展中展”,讓觀眾真正體會到傳統服飾文化在當下的“活化與應用”。
展廳實景:
部分文物賞析:
朝服上衣
明
山東博物館藏
身長118、腰寬62、袖通長250、袖寬73厘米
直領、大襟右衽、大袖,領、襟、袖、擺處緣以四寸寬的青紗邊。此件朝服上衣質地為紗。
朝服下裳
明
山東博物館藏
身長89、腰圍129厘米
裳分為兩大片,每片均由三幅織物拼縫而成,左右相向各打四褶。側
緣、底邊緣以青紗。此件朝服下裳質地為紗。
白紗中單
明
山東博物館藏
身長118、腰寬65、兩袖通長254、袖寬69厘米
直領、大襟右衽、大袖,領、襟、袖、擺處施青紗緣邊。襯于朝服上衣之內。
梁冠
明
山東博物館藏
高27、筒徑18.5厘米
由顏題、冠頂、冠耳組成,顏題位于冠體下部,覆于額上,并延伸至腦后。顏題正中海棠花形金池內飾寶相花,兩側為金鳳。冠耳位于冠體后部,其上部兩側凸起若蝶翅狀。冠耳四周為金屬制成的框架,中間嵌銅絲網,并綴有金質紋飾。冠耳左右兩側各有一八瓣花形簪紐,用以貫簪。冠耳下部左右邊框外壁綴有條形穿扣,顏題兩端由此穿過與冠耳接合固定。冠頂為一球面拱形突起,跨在冠耳前壁與顏題之間,黑色漆紗質地。冠頂上遺存五道皮質梁。這是我國目前已知的、所存的唯一一件梁冠(進賢冠)傳世實物。
大紅色暗花紗繡云鶴方補袍
明
山東博物館藏
身長132、腰寬60、兩袖通長242、袖寬63、袖口寬27、大襟下擺127厘米,補子寬40.5厘米
明代文武官員的常服袍。圓領、大襟右衽、大袖,左右兩側出擺。衣身前胸、后背處各繡云鶴紋方補。面料為暗花紗,二經絞地子上以平紋組織顯花,紋樣為四合如意云紋。
紅色緞綠鑲邊云頭履
明
山東博物館藏
底長28、高12.8厘米
以紅色緞為面,前臉鑲飾立體狀的如意云朵,云形曲線流暢自如,自前面延伸至兩廂。鞋面正中、口沿及鞋幫處鑲飾綠色緣邊。鞋后跟處也鑲綴如意云朵裝飾。
大紅素紗袍
明
山東博物館藏
身長135、腰寬65、袖通長249、袖寬72厘米
圓領、大襟右衽、大袖,左右兩側出擺。領緣右肩處有紐襻一對,旁邊還加綴系帶一對,系帶疑似后補。
|